时间:2023-01-07 18:42:26 | 浏览:2219
细数我们邻国俄罗斯的特产,似乎只有伏特加最深入人心,在中国人心中,这位中国北边的老大哥从来都是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嘴里含着:乌拉乌拉,帮中国在建国初期站稳脚跟。
而伏特加火辣单纯的口感,大概也是中国人心中俄罗斯朋友的印象。不知道有哪位朋友喝过伏特加这种酒,与中国白酒的几大香型不同,伏特加虽然火辣无比,却清澈单纯,不甜、不涩、不苦,没有任何香型的纯粹,只有如同烈焰般的刺激。
冰镇后的伏特加略显粘稠,入口没有什么辛辣,咽下去的时候却能感受到一股火线顺着食道直冲入胃部,那种烈焰风暴一般的感受,估计只有彪悍的西伯利亚冻原能够养育的出来。
伏特加出现在莫斯科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俄罗斯人开始接触酒精饮料却是在距今10世纪以前,当时的俄罗斯人用蜂蜜发酵,做成了类似啤酒和其他类别的酒精饮料。虽然度数不高但堪堪够人一醉,在当时的俄罗斯,酒精一出现就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到了15世纪,俄罗斯的宗教代表团到了意大利,在那里正事没怎么做,倒是把人家的蒸馏技术学了过来。那个时候俄国才正式有了“蒸馏酒”的出现。
蒸馏酒一出现,酒精的度数一下子就上去了,在整个欧洲还在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俄罗斯人就已经将其作为日常饮料了,也就是那时候,伏特加这种酒正式出现了。但是当时的沙皇却严密的控制着伏特加的生产和销售,使得伏特加成为了“国酒专供”,一般老百姓是没机会喝上一口的。
到了16世纪,伊凡雷帝设立了皇家酒馆,规定只有在官吏的监管下才能出售酒。
19世纪,伏特加早已流入民间,但由于人们太喜欢这种“饮料”,导致居民酗酒严重,俄罗斯政府也开始加强酿酒的标准,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带动,这个时间的俄罗斯伏特加品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1895年,俄罗斯政府规定酒精必须经过精馏,而且要通过木炭层的过滤,这项技术使伏特加慢慢形成了现在的特性:清净、纯澈、透亮。
关于这项技术,正好给大家介绍一下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方法。先以马铃薯或者玉米、大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度数高达96%的酒精,再将酒精流过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精中的杂质,最后兑入纯净的蒸馏水稀释到45-50%酒精浓度制成。
可以看出,所谓伏特加就是酒精兑蒸馏水,无论是酒还是水,都纯粹的可怕。
500年的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皇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俄罗斯将士的骁勇善战和不畏严寒都是世界闻名的,他们的这种性格或许与伏特加这种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部的寒冷地区,为了对抗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漫漫冬日有一口暖胃的酒喝可能是最舒服的事。所以长期以来,俄罗斯人养成了爱酒的习惯,无论男女老幼,甚至是军人,对酒都是一样的痴迷。
从18世纪开始,伏特加走入军旅。彼得大帝在1716年的军事条令中就规定每日要发给士兵伏特加,酒量标准是500ml,当然,纯度只有15-18度。
19世纪的骑兵诗人大卫德夫在自己的诗里大肆赞扬伏特加,它与战马、军刀一起构成了士兵军旅生活不可缺少的三要素。
那时候的俄罗斯战事连年,士兵经常处于行军远征队途中,伏特加不光是必需品,甚至还成为了甄别俄国士兵的重要手段。作家列斯科夫曾在作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再爬进点一看,他们在胸前画十字还喝着伏特加——啊,那肯定是俄罗斯人!”
在当时的军队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擅长喝酒的士兵每天会得到8戈比作为补偿,当然,这种人还是比较少的。
在俄罗斯人看来,粉碎德国纳粹的胜利,恰恰是伏特加(不是苏联的战略战术等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莫斯科保卫战还是列宁格勒保卫战,在严酷的寒冬中正是因为伏特加的暖身御寒大大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从而战胜了德国。所以,伏特加功不可没,甚至一度成为俄罗斯人的精神信仰。
虽然伏特加对俄罗斯士兵的士气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但它的负面作用也不少。朱可夫曾经在日记中写道:“第39集团军司令员阿列克谢·济金挥霍无度,光伏特加就领走了310升。”一个整天醉醺醺的司令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战场上耍酒疯的连长和政委。
很多俄罗斯的基层指挥官都喜欢在酒后指挥战斗,这后果当然是灾难性的。喝的几乎不省人事的政委敢于让他的士兵冲向任何目标,包括怪龙。一位侥幸活下来的士兵回忆道:“那是在列宁格勒,烂醉如泥的营长突然命令全营进攻,我表示反对,因为根本看不到目标,但他拿出手枪顶着我大吼大叫。士兵们冲出战壕100米之后,德军一挺机枪轻松就把部队压制住,营长头部中弹,我被一发达姆弹击中大腿……不到一小时我们就损失了两个连的战士。”
以上只是偌大的苏联卫国战争的一角,1942年,斯大林发布命令,停止大规模在军队中配发伏特加,只配给一线作战部队。
但这时候的苏联红军已经可以自己酿酒了,70%的步兵师都有专门的战地酿酒作坊,而苏军中标准的野战厨房的普及率只有30%,一些士兵甚至会随身携带酿酒器具。
战争结束后,士兵的心理压力减轻,理论上对酒精的需求应该下降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为了庆祝胜利,士兵们经常饮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内心的紧张,并且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长期的饮酒已经让他们产生了酒精依赖,进一步加剧了酒精的消耗。这时候的伏特加对一部分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消遣的方式,而是一种病态的习惯。
当然,对现在的俄罗斯人来说,伏特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文化里的信仰,一天不喝它个几口就浑身不舒服。
那么俄罗斯人都是怎么喝伏特加的呢?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都备有喝啤酒、葡萄酒、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都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在喝之前会把伏特加放到冰箱里冰镇一下,据说这样伏特加的口感会更加清凉纯粹。
俄罗斯人喝伏特加都喜欢一口喝干,非常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一口干下,以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对俄罗斯人来说,酒是主菜,其他的配菜都不太讲究。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口奶酪就很完美了。如果一起喝酒的哪位朋友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腌黄瓜什么的,那这场酒会就更愉快了。
更甚者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喝口酒,再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了。
纯净的伏特加犹如俄罗斯人的本性,直爽火爆却纯粹透彻,一口下肚,什么烦恼忧愁统统明天见,今天这让人开心的时光就得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