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18:43:13 | 浏览:1436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其实在1937年时,苏军部队的伙食情况还是比较“丰盛”的。当年苏联仅谷物产量就达到9700万吨,而在沙俄时期,粮食产量最高的时候也只有8700万吨。
吃饭中的苏联“红海军”士兵
在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苏军的伙食供给也就显得“十分阔气”。在保证士兵们能吃饱的同时的同时,苏军日常的食物花样也很多:各种肉类、蔬菜、水果、茶叶等。
例如1940年时的苏联山地部队伙食标准是:每名士兵每天可以得到700至1000克的主食、350-435克肉、60克油脂、35克干菜或者其它各类新鲜蔬菜,另外还有“红茶和白糖”这样的奢侈备用品。
硬硬的黑面包
不过在纳粹德军入侵以后,由于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纳粹德军迅速占领了苏联大粮仓“乌克兰”,苏军的伙食情况便逐渐“恶化”了。
随着苏军伙食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前线普通苏军士兵已经极少有肉类供应,他们一般就是一碗小麦汤,啃着像砖块一样硬的“黑列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面包。
正在吃饭的苏军士兵
这种由面粉、荞麦、燕麦等原料烤制而成,颜色很深的“黑列巴”,据说口感极差。如果放在现在来吃的话,绝对是难吃到“极致”:不仅很咸,而且还很酸。
但是就算是这样难以下咽的食物,最困难的时期苏军士兵还要省着点吃!因为战争初期德军的攻势异常猛烈,苏军的粮食供应一度“捉襟见肘”。
为了节约开支,苏军的炊事班后来便把一些锯末或者稻壳掺和在“黑列巴”里。这就导致原本就很难下咽的黑面包,变得更加难吃了。
又硬又大的黑面包
虽然这种掺了锯末的黑面包号称“很耐饥饿”,但如果长期食用这种“黑列巴”,由于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仅会让苏军士兵们日渐消瘦,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导致不少苏军前线士兵得了败血症。
有些饿得精瘦的苏军士兵在被德军俘虏后,他们吃面包和香肠时(当然只是偶尔会有这种待遇),因为肠胃一时难以消化而死。
另外,这种黑面包在苏联那寒冷的冬天气候下,也会变得十分坚硬,甚至苏军士兵自嘲道:完全可以把“黑列巴”当作一块“板砖”,用它来投掷对面的德军士兵。
于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不得不又制定了一套新的伙食标准:前线部队和后勤人员实行有差别的供应标准,从而保证前线苏军战士一餐饭,能有小麦汤、黑面包和一些猪油,偶尔还会有洋葱、葵花籽或者鲱鱼。其实在最困难的时期,其实肉类已经从苏军的伙食中消失了。
新的伙食供应标准还取消了“按编制人员发放的配给制度”,改为按实际人数发放食物,但不能超过规定的口粮数量。另外,在苏军伙食最困难时期,美国出于自身的实际利益考虑,大量美国援助的食物开始源源不断运往苏联。
美国罐头午餐肉“闻名二战”
当时根据苏美《租借方案》中的一部分,美国的牛肉、猪肉罐头、由鸡蛋提取的鸡蛋粉、糖果、奶油、果酱、咖啡、烟草等。这些美国运来的援助,客观来说不仅极大改善了苏军的伙食状况,也给了前线极大的精神鼓舞!
对于“美国口粮”这件事,战争中曾担任过红军西南方面军政治委员的赫鲁晓夫,其本人也“深有体会”,他曾经亲口对一位美国记者说:“如果没有美国的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可能会无粮可吃!”
不过奇怪的是,即使在卫国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苏军高层都会尽量去满足苏军士兵们的另一种饮食需求:伏特加。
沙俄军人照相都要拿着酒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像“伏特加”那样,让俄国人更容易提起精神的了。据统计,在战争中,二战苏军消耗的酒类竟然超过了“2.5亿”升。
早在17世纪,沙俄就已开始给俄军配发“伏特加”了。但是苏联成立后,酗酒被认为是一种“恶习”,并开始得到了严格的管控。
不过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前线部队对酒的需求又重新变得“迫切”起来。对于普通的苏军官兵来说,战场上可以没有巧克力,没有牛肉,但必须要有“酒”!
二战苏军举杯庆祝胜利
据说在战争期间,苏军内部曾经有一起报告:一个苏军坦克班因为偷喝坦克防冻液(里面含酒精)而导致有人失明!
因此在苏联卫国战争的“生死存亡”时刻,苏军高层也只好“顺应军心”!给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提供“伏特加”。
斯大林本人也特别喜欢喝伏特加,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伏特加也成了二战苏军的标配战略物资,它的重要性甚至不逊色于“黑列巴”。
战争中的“最大享受”
苏军统帅部关于前线部队的“伏特加”配给,曾专门签发过一道特别的命令:“前线每名士兵每天配发100克伏特加,坦克兵加倍,但禁止在战前过量饮用!”而这个“禁止在战前过量饮用”,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毕竟在苏德战场上,喝酒也有不少好处:能麻痹士兵们的神经,让苏军士兵在战场上愈加英勇!另外,它还能抵抗严寒,战争中德军屡屡败于严寒之下,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不如苏军那样会“喝酒”(开个玩笑)。
综合来说,二战时苏军的伙食供应其实在欧洲各大军事强国中算较差的。再加上战争初期被纳粹德军占领了很多资源重地,因此他们的军队伙食供应一度出现“困难”!
浴血奋战的苏军(影视)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作战环境下,苏军士兵们硬是顶住了纳粹疯狂的进攻!最终,他们一路反攻到柏林,直接端掉了纳粹帝国的“老巢”,逼得希特勒举枪自杀!苏军士兵表现出的战斗勇气和坚韧毅力,让世人无不信服!
图源网络,侵删!
说到伏特加,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这样的:这种认知不仅存在于国内网络,认为伏特加是酗酒者和傻嗨毛子象征的,全世界都比比皆是。这类的照片和表情图在某不存在网站上也是一搜一大把。还有许多人声称伏特加是至纯、除了酒精就没别的味的。这样的“指导”出没于各
伏特加,不甜、不苦、不涩喝进喉咙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对于收藏家或者藏酒爱好者来说,有一些特质的伏特加酒瓶也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和珍贵的艺术品。作为绝对伏特加的前身,“Absolut Rent Brnnvin” (绝对纯净的伏特加酒)是在1879年
伏特加:Vodka是以马铃薯和谷物为原料,发酵、蒸馏而成。特点:酒度为40°-50°,甚至更高,如著名的生命之水有96°。酒液一般为无色透明、无异味。起源于东欧国家,是前苏联的国酒。绝对伏特加伏特加主要分三类:1. 中性伏特加:Neutra
伏特加酒(Водка)是俄罗斯的传统酒精饮料;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据美国《国会山》27日报道,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持续,美国多州下令将俄罗斯伏特加从酒吧和商店货架上撤下。 俄亥俄州州长要求该州商务部停止购买和销售所有俄标准酒厂生产的伏特加。新罕布什尔州州长日前签署命令,称“在进一步
对于华辰集团和国资委眼花缭乱一般的变化,李航倒是淡然处之,彷佛自己置身事外。思前想后,还是要请康三寿吃个饭,喝一顿,好歹也算是被他纳入可以信任的人之列,现在康三寿“被贬”,自己不能无情无义。李航怕康三寿接电话不方便,给他发了个信息。“叔儿,
在二战时期,如果你要问,最让德国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这样说“苏联的波波莎、喀秋莎和伏特加”。前面两个以超强的火力让德国人畏惧,而后者却因为苏联人从不离手,让德国人印象深刻。当时的苏联人有多喜欢喝伏特加?在战前喝,在战斗空闲时喝,在
纵观俄罗斯整个餐饮界,没有哪种东西能让俄罗斯人如此着迷,如此沉醉,而伏特加却似拥有特殊魔力,一出场就本着要把战斗种族全部灌醉宗旨,在俄罗斯餐饮界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国内的一些酒吧会把纯种的俄罗斯伏特加当做噱头,不过其实这东西在本地跟二锅头没
曾有人调侃:战斗民族俄罗斯最大的意志和战斗能量来源就是烈酒,特别是伏特加,今晚喝了一瓶伏特加,立刻敢去打美国!据称一种酒精浓度达到96度的伏特加也被俄罗斯称为生命之水,只有最勇悍无畏的人才能品出其味道。对战斗民族而言,伏特加不但是其战胜强悍
俄媒称,全世界最昂贵的一瓶鲁索-巴尔特(Russo-Baltique)伏特加酒(价值130万美元)在丹麦酒吧被盗。价值1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45万。酒吧老板布里安·英贝里表示,这瓶酒是从他酒吧地下室的藏酒间里失窃的。酒是半年前从俄罗斯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