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18:47:15 | 浏览:1355
谈到俄罗斯人对酒的钟爱,要追溯到十二世纪编年史汇集记载,古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为斯拉夫人选择宗教信仰时,了解到伊斯兰教禁止饮酒后立即放弃了让罗斯皈依真主的方案。大公宣布:饮酒对于罗斯来讲是一种乐趣:我们不能不饮酒。
不过当时俄国人喝的并不是伏特加,而是葡萄就之类的烈性酒,在东正教成为沙皇俄国国教之前(公元10世纪),由于俄罗斯不产葡萄,所以连葡萄酒也很少,常见的是如蜂蜜酒、啤酒之类的低度酒。那么伏特加是什么时候在俄罗斯出现的呢?
在俄罗斯会经常听到一个传说,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于1894年酿造了第一批40%标准纯度的伏特加,他就是俄罗斯伏特加之父。但事实并非如此,公认伏特加并不是俄罗斯人发明的,但俄罗斯并不能完全肯定伏特加酒进入俄罗斯的时间。
有历史学家认为,伏特加是14世纪流入俄罗斯的,是一种来自法国南部的纯葡萄酒,也有认为伏特加实际是15-16世纪从意大利传入的。那时意大利人通过蒸馏发酵麦芽汁获得酒精,以酿制“生命之水”。这种酒的浓度非常高,非常接近纯酒精。
那时的伏特加并不受俄罗斯人喜欢,更多的时间是作为药品出现,15世纪时,俄国修道院开始生产伏特加,但伏特加在俄罗斯开始普及要晚的多,十六至十七世纪沙皇针对酒馆经营者征收固定税,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伏特加在俄罗斯的普及销售。
当时的生产工艺并未有多大的改版,为了追求利益,生产上开始压低生产伏特加成本,酒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照成了在18世纪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一项法令,只允许贵族生产和销售伏特加。伏特加的品质也因此得到提升, 但这一情况并未持续多久。
19世纪时,俄罗斯出现了以土豆为原料非法生产劣质伏特加的方法。因此,感到担忧的沙皇开始实施国家垄断,即只有政府才有权生产高度酒,而40%的酒精则也因此成为一种标准。垄断酒类销售使得政府获得巨大收益,逐渐演变成为一场灾难。
在日俄战争期间,适龄应征入伍者中存在大量的酗酒现象,使征兵工作步履维艰,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推出全面禁酒令。沙皇的禁酒令在十月革命之后得到了布尔什维克的继承,但是这一情况并未维持太久。
随之后的战争年代,由于酒精能够在战场上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且伏特加的税收是重要的军费来源,禁酒令也就形同虚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苏联国防部有一条明文规定,前线的士兵每人每天都要分发100克的伏特加作为军事配给。
战争结束后,苏联喝酒风气盛行,1958年再次退出禁酒令,但很快又不了了之。当时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经有句名言: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伏特加)什么也做不了。苏联在禁酒的情况下,伏特加的税收还曾达到总预算收入的四分之一。
1985年5月,刚上台的戈尔巴乔夫就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随后大量伏特加酒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遭到取缔,苏联驻外使馆也禁止饮酒。更狠的是,他甚至用推土机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
这项严厉的禁酒措施刚开始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苏联经济改革造成了剧烈动荡之后, 俄罗斯人再次寻求传统精神食粮,伏特加,有条件的自己酿酒,没有酿酒条件的人就开始疯狂寻找酒精替代品。著名的段子:偷防冻液当酒喝就发生这个时期。
这波禁酒也没维持多久,下一个酒鬼领导人叶利钦出现了,1992年叶利钦政府正式撤销了禁酒令。苏联解体后,失业、犯罪猖獗以及生活条件艰难,这一切使得当时俄罗斯国内的酒类消费大幅度增长。这也成为假冒伪劣酒类产品随处可见的时代。
喝不起伏特加的人又开始饮用各种含有酒精成分的液体作为替代物了,除了防冻液之外,香水,胶水,沐浴露,反正什么东西捣鼓捣鼓都能往下喝。俄罗斯大街上醉倒在路旁的人,警察都不爱搭理,每年冬天都有冻死酗酒俄罗斯人从不是什么新闻。
普京上台后,禁酒令再次发布,采取措施有提高了酒精产品的消费税率,禁止在公共场所饮酒,限制酒精类产品广告,限制夜间酒精饮品的销售,并加大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品的处罚力度。但长久以来酗酒对俄罗斯来说是个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死亡人口中高达30.5%都是与酒精有关,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除了死亡率高之外,社会治安也是大问题,拿开车来说吧,俄罗斯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的70%都是因为酒后驾车。俄男子的平均寿命因酗酒而逐年下降的情况从未改善。
俄罗斯人酗酒的原因有很多,有位当代俄罗斯作家写到:伏特加是一种能够减轻俄罗斯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润滑剂’。如果没有伏特加,俄罗斯人脆弱的灵魂就会被残酷的现实折磨得遍体鳞伤,而酒精却可以帮助俄罗斯人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