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渣男”伏特加

时间:2023-01-08 01:23:51 | 浏览:689

蒸馏酒中,最简单粗暴的就是伏特加了。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用谷物蒸馏出90多度的酒精,再稀释到40~50度,就可以直接售卖了。简单说,就是酒精兑水。伏特加之所以能享誉世界,也正是因为它没有个性化的风味,所以它能和所有饮料搭配。伏特加与橙汁搭

蒸馏酒中,最简单粗暴的就是伏特加了。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用谷物蒸馏出90多度的酒精,再稀释到40~50度,就可以直接售卖了。简单说,就是酒精兑水。

伏特加之所以能享誉世界,也正是因为它没有个性化的风味,所以它能和所有饮料搭配。

伏特加与橙汁搭配,是鸡尾酒“螺丝起子”;伏特加与咖啡搭配,是鸡尾酒“黑俄罗斯”;伏特加和汤力水搭配,是《挪威的森林》里绿子爱喝的鸡尾酒;伏特加+青柠+姜啤,就是大名鼎鼎的莫斯科骡子。

莫斯科骡子

所以,伏特加也号称“酒界的渣男”。

“伏”之初体验

对于大部分没有品尝过伏特加的人来说,喝伏特加可能更多的是猎奇。

我一个女生,也不例外。

俄罗斯伏特加名气之大,曾让我一度以为俄罗斯的伏特加就是世界上最烈的酒了,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次战斗民族的烈酒。我在第一次踏上俄罗斯这片神奇的土地之后,终于如愿以偿。

俄罗斯民众购买伏特加

还记得是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吧,我和几位朋友激动地翻起菜单,迅速划到酒类清单一页,用当时还非常蹩脚的俄语,向服务员点了几杯伏特加。

服务员的表情略显疑惑,她小声问了一句:“不需要别的了吗?”

“不需要了,谢谢!”

很快,服务员拿着托盘,端上来了6小杯伏特加。

恩?这么小杯?只有30毫升的样子,杯子上插了一片柠檬,洒了一圈盐。

这……就是伏特加?我们几个人,头“顶”了很多问号。

伏特加有一种喝法:杯口沾一圈盐

坐在旁边桌位的俄罗斯朋友走过来,眼神里既带有好奇又带有一丝不屑,拿起伏特加对我说:“女孩,知道怎么正确饮用伏特加吗?看好了!”

只见他用舌头舔了一圈杯口的盐,再把这杯伏特加一饮而尽,喝完立刻把杯口的柠檬片塞进口中,表情狰狞片刻,过后连声赞叹“太好了!”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动作相当熟练,像一套固定模板一样,丝毫不拖拉,可谓酣畅淋漓!

于是,我也激动地按照这样的方式迅速喝下,可惜没有任何味道,不甜、不苦也不涩,看起来像水一般晶莹透澈,喝下去竟有烈焰般的刺激,像是灌了一杯酒精,只有那片柠檬给我带来了唯一的味觉记忆。

伏特加常与柠檬片搭配

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伏特加时的完整记忆了。不算是很糟糕的体验,但也无法勾起我任何的好感。很遗憾,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再没有想起过它,也没有与谁分享过伏特加体验,更谈不上什么情感的认知。

真正使我开始重新关注伏特加,是在2年以后,我再一次踏上俄罗斯这片神奇的土地。

人人都爱伏特加?

室友卡佳是个爱喝酒的俄罗斯姑娘,下课回来总会抱着两瓶酒进厨房,晚上再召集几个朋友来做客,一起喝酒、聊天、唱歌、跳舞。

这是大部分当代俄罗斯大学生的晚间生活。而我作为外国人,刚来的一段时间不仅无法融入她们的生活,还无法保持自己原来正常的作息,每天凌晨正是宿舍气氛最高潮时……别提什么学习,能保证第二天在课上不打盹就不错了。

我甚至曾指着宿舍管理条例威胁卡佳:“宿舍是不允许藏酒的,你不怕被宿管大妈发现后通报批评吗?”我希望她能够有所收敛,不要这么“嚣张”。

谁知道,卡佳像听见了什么奇闻异事似的看着我:“我没听错吧?宿舍不允许带酒?那可能我们整个宿舍楼的人都会被赶走吧 !”

由于我和卡佳之间的小摩擦源于酒,室友和酒的故事也贯穿着我整个留学生涯,我对伏特加也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好奇:俄罗斯人这么爱喝酒,就连女生天天都要饮酒聊天,那俄罗斯人酒量一定很好吧?

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其实并不怎么样。

你或许还会问:在俄罗斯一定人人都嗜好伏特加吧?

我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你:不是。

室友卡佳平均一周邀请好友上门6次,6次中有5次会一起饮酒。粗略统计,这5次中有3次是红酒或者香槟,1次是啤酒,还有1次可能是果酒、可能是蜂蜜酒、可能是格瓦斯,也有可能是伏特加。

在我的印象中,俄罗斯女生十分爱喝酒但并不爱喝伏特加,除了卡佳。我的女性朋友、同学、老师,都更加喜欢饮用香槟、葡萄酒。她们往往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微醺感觉,在酒量方面也表现得很一般,一两杯红酒就达到饱和,更别说什么伏特加了。

《杀死伊芙》剧照

只有在宿舍有男生来做客的时候,她们才会尝试一起饮用伏特加。平日里的闺蜜聚会,伏特加是从来不会光顾我宿舍的。

曾有一次,我买了两瓶伏特加准备送人,卡佳看到后连忙发问“这是你买的吗?你要喝伏特加?这也太厉害了!”

看样子即使是国酒,也并不代表人人都对它爱不释手。在俄罗斯女性的眼里,饮用伏特加过于男性化了,不符合现代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相比之下,她们会选择价格更高的葡萄酒。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男人比女人喝酒更多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在俄罗斯生活了半年之后,开始慢慢融入他们的生活。空闲的时候,我会参加卡佳的宿舍聚会;各大节假日,我会被邀请去参加晚会盛宴。拜访导师、朋友的时候,我也时常提着两瓶伏特加作为“伴手礼”。

当你不知道要送些什么的时候,来瓶伏特加,屡试不爽。你会发现,伏特加总是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聚会场合中。

俄罗斯人其实真的很纯粹,一瓶伏特加,可能只要几十块钱,就能应付各种场合的社交,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相互说上几句祝酒词,将一小杯伏特加一饮而下,就可以称兄道弟了。光是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社交方式,就能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了。

当然,就像前面提到的,在俄罗斯,男性饮用伏特加的比例是远远大于女性的。有句话这么说:伏特加是他们的“第一任妻子”。但即使俄罗斯男性再热爱伏特加,也不代表他们真的刀枪不入。

在俄罗斯,男性饮用伏特加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性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尤其对于俄罗斯男性来说,伏特加是一种工具,一种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并与他人分享愉悦的一种介质。他们好喝酒,但并不是真的很能喝。

看似“嗜酒如命”的俄罗斯酒文化中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俄罗斯人是从来不会劝酒的,所有的饮酒行为都源于自身的喜爱。

在我经历的种种场合里,其实从未见过有谁因过度饮酒导致不可收拾的场面,也从未见过有谁真的能够豪饮伏特加千杯不醉。时常会在网上看到网友发一些关于战斗民族饮酒的娱乐视频,其实有点以偏概全了。

有关俄罗斯人饮用伏特加的故事,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战斗民族的彪悍特性越传越神,有时候他们真的被过于妖魔化了。

他们也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肉体,和你我并无二致。

“有伏特加,怕什么肺炎”

又一次颠覆对伏特加的认知,是在我回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款来自波兰的96度的伏特加。

去年“双十一”,好友小叶给我发了几款伏特加的牌子,想买几瓶送人,让我帮忙看一看。我发现,其中有一款竟然酒精含量高达96%!

我惊讶地反问她:“伏特加哪有这么猛烈的,这难道不是医用酒精?” 在我此前的认知里,伏特加就是40度,因为这是俄罗斯市场上售卖伏特加的统一标准。

经过一番了解才得知,这款96度的伏特加名为“斯皮亚图斯”(Spirytus),原产地是波兰,凭借96度的酒精度常年霸占全球烈酒榜单第一名,号称酒精之王。

斯皮亚图斯

波兰的这款“生命之水”实际威力过于猛烈,这决定了在大部分情况下,它还是作为基酒来调配鸡尾酒的。像著名的血腥玛丽,就是用它当基酒。

实际上,俄罗斯和波兰都将伏特加视为本国的国酒。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一份1405年的波兰文件,那个时候伏特加的名字还是“Gorzalka”,意思是“燃烧”。

人们今天一提起伏特加,都会习惯性地想起俄罗斯。然而,同样也是伏特加主要生产国的波兰,却很少有机会为伏特加代言,以至于我在俄罗斯几年的时间里,竟从未听闻过这款波兰的“生命之水”。

当然,小叶最后还是没有买它,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和她一样,只是好奇地把它加进购物车。

可谁又能想到,在这次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波兰生命之水Spirytus正式“出道”!它在许多国家的销量急剧增加,因为医用酒精脱销,网友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Spirytus,用它代替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波兰生命之水Spirytus

此时,俄罗斯的伏特加怎会“示弱”?!在疫情登陆东欧后,俄罗斯超市内的伏特加专区,也是空得相当寂寞。机场里冒死出境前往疫区的大哥表示:“有伏特加,怕什么肺炎?”

“恐怖邮轮”钻石公主号上的三名俄罗斯游客虽然确诊了,但还不忘吹一发伏特加安慰剂。他们相信只要有伏特加,病毒没什么可怕的。

俄罗斯人无法拒绝伏特加,这既是他们的物质生活之根,也是他们寄托灵魂的精神之根。伏特加虽然不能战胜病毒,但是能战胜病毒带来的恐惧。相比之下,可能假酒才是能夺去他们生命的最大敌人吧。

在今天的俄罗斯,你很难再看到嗜酒如命的俄罗斯人。旧的饮酒文化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许多年轻人和你我一样,每天为了生活上下班疲于奔命,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少饮或者不饮正在成为时尚。

这些“新俄罗斯人”认为,传统的烂醉如泥等同于将酒精直接注射在血管里,没有任何意义,也失去了对酒原本价值的体味。

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伏特加文化增添着注解:在过去,当人们打开一瓶伏特加,或许是因为悲伤,或许是为了喜悦,而现在,是为了享受生活。

如果有人问我:俄罗斯人没有了伏特加会怎样呢?

我想,也许他们就不会再快乐了。


作者 | 柳青

编辑 | 胡万程 hwc@nfcmag.com

排版 | 兰凡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相关资讯

紫红泥世界名酒系列之三——伏特加

紫红泥酒,传播健康饮酒知识、正能量! 伏特加酒(Водка)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

刘逸云成为“绝对伏特加”品牌大使

绝对伏特加是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虽然伏特加酒起源于俄罗斯(一说波兰),但是绝对伏特加却产自一个人口仅有一万的瑞典南部小镇Ahus。多年来,绝对伏特加不断采取富有创意而又高雅及幽默的方式诠释该品牌的核心价值:纯净、简单、完美。刘逸云广告图

颠覆派对玩法新标杆-绝对伏特加“黑盒盛典”演绎创变之夜

2014年11月15日,上海。源自瑞典的国际知名品牌绝对伏特加在西岸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黑盒盛典”派对,吸引不少新一代都市创意族们纷纷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前往感受这一创变之夜所释放的神秘魅力。这场活动可谓颠覆了既往派对中的条条框框——不仅通过艺

战斗民族的禁酒战争,为了伏特加什么都敢喝,反酗酒他们能成功吗

说到俄罗斯,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战斗民族和伏特加,而说起俄罗斯饮食,那就只有:伏特加、伏特加、伏特加。酒在俄罗斯人的生活和精神上,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彼得大帝说:如果一个女人不让老公喝酒的话,那她会被处以鞭刑。叶卡捷琳娜二世也说:喝醉了的人民

俄罗斯的伏特加为什么要加冰

如果你来到俄罗斯,一定会去饭店,在俄罗斯饭店,没有伏特加,那就称不上是饭店,顶多算是咖啡店,也就是说来俄罗斯没有喝伏特加,仿佛就好像去了北京没有登过长城一样的概念。 俄罗斯人喜好伏特加,当然各种喝法也不一样,最主要的喝法目前就是伏特加里面

俄罗斯食品瞄准中国市场俄媒:中国人不爱伏特加

俄媒称,2014到2015年,卢布暴跌之后,专家曾预测俄罗斯食品将在中国热销,因为该国对绿色环保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大。俄罗斯食品在中国市场确有潜力,但不应抱有过高期待。中国市场对全世界的出口商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中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似乎也越来越

最能代表俄罗斯人的六个东西:AK47第四,伏特加第三

俄罗斯民族,是爱喝酒爱打架的战斗民族,是爱音乐爱读书的感性民族。这六样东西,最能充分代表俄罗斯的风俗文化和民族性格。第六个:巴拉莱卡琴。俗称三角琴,是俄罗斯独有的一种3根弦的弦乐器。俄罗斯人酷爱音乐,我们能轻易报出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音乐大

同是烈酒,为何伏特加能火遍全球,白酒却只有中国人爱喝

导语:同是烈酒,为何伏特加能火遍全球,白酒却只有中国人爱喝国人对白酒比较了解,而且大部分国人从骨子里都爱喝白酒,对于伏特加这种洋酒,年龄大点的酒友普遍不爱喝,现在国内伏特加这种洋酒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伏特加度数外观与白酒差距不大,都属于烈

闹出国际笑话!美媒炒作“倒掉伏特加”,结果发现是“自己人”

随着美国和欧洲“反俄行动”带来的影响,一些民间组织和媒体,甚至是个人似乎都在兴起“反俄之风”。尤其是在美国媒体的推动下,美国人抵制俄罗斯商品的行动,似乎更加的强烈。不过尴尬的是,闹了好几天,最终发现抵制的商品不属于俄罗斯,而属于“自己人”。

李寻谈酒:内蒙古乌海市才能买到的一款上品伏特加——贝卢伽(白鲸)

文/李寻的酒吧 微信公众号(ID:lixundejiuba)酒品:贝卢伽(贵族)188元;贝卢伽(大西洋彼岸)218元酒精度:40% vol品饮时间:2019年12月28日10月初,我在内蒙古乌海出差,一日晚饭,和同事一起喝了点内蒙古河套王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斯洛伐克旅游网兼职悬赏猫纪梵希奢侈品1点点奶茶会员日吉安新闻头条网张艺凡歌迷网口子窖A股广元新闻头条网棉花天坑旅游网王姓名字大全集古井贡酒股票网冯氏宝宝取名网斗鱼直播资讯网今日佳木斯元阳梯田游玩攻略
伏特加品牌网-世界最贵的伏特加有很多瓶都来自俄罗斯,世界十大伏特加品牌排行,包括亿万富翁伏特加、绝对、灰雁、生命之水、深蓝、斯米诺、百龄坛、沙皇、莎堡皇、巨龙之眼伏特加、鲁索-巴尔特伏特加、Belvedere雪树、Finlandia芬兰、BELUGA白鲸伏特加、KetelOne坎特一号、Ciroc诗珞珂、WYBOROWA维波罗瓦等,上榜伏特加十大品牌榜单。
伏特加品牌网 huangjinl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