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01:26:43 | 浏览:2150
19世纪之前,英军长期保有“每天给每位士兵发放3升啤酒”的惯例。
直到1802年麦芽收税、酒价暴涨,负担不起免费酒的英军彻底放开监管,由着士兵自行喝酒,能喝多少看自身的经济水准。
之前每天3升啤酒续着,士兵们个个酒瘾爆棚,为了尽兴,手头拮据的士兵偏爱喝便宜的劣质稞麦酒,还秉持着“只要不喝死,就往死里喝”的态度豪饮。
老李现身说“法”
长时间泡在酒里的英军就连打仗都找不回自己。
1809年的科伦纳之战,撤退中的英军还在找几乎喝酒,不少人喝得人事不省,全然不给追杀他们的法军面子。
“他们喝醉后躺在雪上沉睡不醒,或者踉踉跄跄地跟在队伍后面,被残忍地法国士兵追赶上并无情地砍倒。”一位老兵回忆。
死亡并没有引起英军的恐惧,看到酒的他们就像是看到屎的苍蝇,奋不顾身的涌上去。
“有大约800人闯进了一间酒窖,把自己灌得烂醉,迷迷糊糊就成为敌人骑兵的刀下鬼。”在撤退过程中遇到酒的英军,大都没命回去。
英军高层曾尝试过无数方式禁酒,在遭遇了集体抵制与部分兵变后,承认了堵不如通。
二战期间,英国的啤酒厂商成立“啤酒军队”委员会,向所有盟国军队有偿提供啤酒。
英军地勤人员向战斗机副油箱中灌装啤酒。
在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刚占领滩头,头顶上的运输机就立马把啤酒桶丢下来。
这些曾在上万英尺高空中飞行的啤酒拥有更劲爽的口感,士兵们非常喜欢。
眼看着战争形势逐渐明确,英国皇家海军却被酒精蒙蔽了双眼。
1944年,为了喝到更新鲜的酒,他们启动了一项“空前绝后”的计划——改建两艘专用酿酒船,建立海上啤酒供应站。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日本在挨了两颗原子弹后选择投降,两艘酿酒船刚下水就又被拆成了零件。
按照英军的调性,只要酒管够,他们可以和任何国家的军队耗上十年。
但苏联军队觉得不行。
相比于英军小打小闹的冰镇啤酒,苏军更爱高度数的伏特加。
英军不过是拖住了德军的进攻,苏军喝上头之后却是一路把德军打崩。
在动辄几百万大军互殴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统帅部曾下达一份特别的命令:“前线每名士兵每天配发100克伏特加,坦克兵加倍,但禁止在战前过量饮用。”
不让战前过量饮用,干仗又是九死一生,搞的战士们总在冲锋前来个一口闷。
酒精上头的苏军战士一瞬间成为了西伯利亚的狼,跳出战壕便把帽子往地上一摔,高喊着“乌拉乌拉”就玩命往上扛。
这种“喝多了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的冲动,给一贯所向披靡的德军带来了终生难忘的恐怖阴影。
“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腿断往前爬,头掉还抖两下”的不屈形象一直维持到苏联解体。
“挎着波波沙,喝着伏特加”
仅1942年1年,苏军西方面军就喝掉了100万升的伏特加。
在塞瓦斯托波尔,城市在爆炸中颤抖,水兵、工人和市民坚守到1942年7月,为表彰他们的英勇,斯大林特意命令用军舰运送伏特加。
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激烈的时候,苏军的运输机仍旧冒险往包围圈里空投酒水。
不论身体受伤还是心理受伤的,两口伏特加下肚,立马冲出去换掉两个德军。
在大后方,新兵的训练周期由3个月压缩到6周,每天100克的酒精是帮他们熬过高强度训练的物质支柱。
那时,苏军士兵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我们不需要精良的武器,也不需要钱,有枪和足够喝的点伏特加,我们就上前线。
可以这么说,只要伏特加不中断,苏军的战斗力就始终在线。
哪怕二战结束,苏军仍旧延续喝酒的习惯。
上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禁酒时,连米格战斗机中含有乙二醇的防冻液都被飞行员吸出来喝个精光。
而在车臣战争时期,武装分子炸掉了存放数万瓶伏特加的俄军仓库,战士们伤心欲绝,为了给“惨死”的伏特加报仇,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把附近的武装分子全数消灭。
喝酒在战争时期赋予了苏联强大的战斗力,却在和平年代成为难以摆脱的痼疾。
纵使让将军解甲,也要先把这瓶80度的伏特加干了。
伏特加(Vodka)含义是“生命之水”,世界知名烈酒之一,最早为15世纪晚期克里姆林宫楚多夫修道院里的修士所酿,是俄罗斯和波兰的国酒,也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一种烈性饮料,其酒清洌净爽,余味悠长。作为俄罗斯传统酒精饮料,在这个寒冷的国度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愿意花上几百上千去购买一瓶威士忌,但却不愿意为伏特加多花几个子。也许,大多数人的认识还停留在鸡尾酒调配基酒的角色上。抑或,伏特加实在太便宜了,世界最畅销的品牌之一——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才几十元,光滑细
对很多人来说,绝对伏特加并不是一个大众品牌,至少在中国。但不妨碍它在小众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忠诚度,特别是在上篇文章中家电圈提到的与街头文化的结合,让伏特加在小圈层中扎下很深的根基。但这只是伏特加品牌传播露出的冰山一角,它整个的品牌系统都深深隐
阿赫斯是一座美丽静谧的瑞典南部小镇,这里的生活特别舒适,建筑风格、自然风光和生活方式都非常符合我的审美取向,之后退休了真想在这里生活啊!到了阿赫斯,你一定可以看见位于小镇中心一座漂亮的玻璃建筑——世界第三大烈酒品牌Absolut的总部。实际
Absolut绝对伏特加年年都有资源回收设计作品,但今年则让人眼前一亮,首次将环保议题展现在瓶身上。 采用回收玻璃制成2019年的限量瓶身,瓶身的回收占比超过49%,并命名为「Absolut Comback绝对伏特加2019限量瓶」。这款瓶
导语:伏特加绝对是一条不归路,就像老毛子的电影里面演的那样:雪夜,裹紧的大棉袄里掏出一只晶晶亮的小酒壶,还留有体温——不用问,那必然是伏特加。(编辑:莫迪宫)关于伏特加 你要知道这些 伏特加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酿造的烈酒,传统核心产区来自波兰
俄罗斯的伏特加很多酒的命名跟政治密切相关,上面从左到右三瓶酒的名称分别为:第一个是“首都”,第二“克里姆林宫”,第三个是“沙皇”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悍然进攻乌克兰,遭遇乌克兰军民的殊死抵抗。战火燃烧至今已经超过两个多月,双方仍在
很久很久以前,俄罗斯还只是莫斯科河岸边一个咪咪小的城邦——莫斯科公国,蒙古人的殖民地,实力远远不如隔壁的波兰和立陶宛。但短短十几年间,他就像条贪吃蛇一样膨胀了。哦等等,也不是很久,差不多就是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这个时期。今天的
“在俄罗斯出生的婴儿,从小牛奶是用伏特加泡的;他们血液里富含摇头丸成分;俄士兵中了弹拔子弹时不会痛还在笑;战斗民族切洋葱,结果洋葱自己先哭了;打开一位俄罗斯人,你会发现里面是一个蒙古人 … ” 关于俄罗斯人,中国的段子手们总是才思泉涌。 我
中新网9月1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曾从事酿酒研究的、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教授吉姆⋅史密斯表示,近期,用伏特加“ATOMIK”调制的鸡尾酒在英国流行起来。报道称,这款伏特加的原料来自切尔诺贝利,但没有辐射危害,可放心饮用。当地时间8月8日,